为您提供三维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全国咨询热线:010-86485285

数字化让更多人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05-30 12:09:13 人气:205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薇 文 朱哲 摄影)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自从2008年我国实行公共博物馆线下免费开放政策以来,走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逐年攀升。安放着千年文明宝藏的博物馆,逐渐变成洋溢着勃勃生机的“学堂”,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博物馆的力量”确实与日俱增。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也为博物馆“彰显力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数字藏品、有声纪念票、AR弹幕……已经成为河南多家博物馆带领游客轻松跨越不同文明和时代,与文物对话的新方式。

“复原”贾湖骨笛的绝响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河南博物院上线“中华第一笛”贾湖骨笛有声数字纪念票。

数字纪念票的画面中,展示了9000年前的远古先民,手执精致的骨笛吹响了优美旋律的场景,他身旁仙鹤翩翩起舞,华夏文明迎来了曙光。这款数字纪念票除了动态展示贾湖骨笛使用场景的画面,更是创新地融入声效,复原贾湖骨笛婉转悠扬的远古绝响。

贾湖骨笛是迄今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贾湖骨笛可以通过数字纪念票的方式演奏出声音,与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成员“95后”晏文涛的努力分不开。

华夏古乐团专注于复原古乐器、古乐曲22年,河南博物院建立乐团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演奏的方式让人们可以多维度欣赏文物:让观众不仅能观看到历史,还能够聆听历史。

1.jpeg

古乐团成员的日常是,自己做乐器、找谱子,再进行演奏,还要做音乐考古、学术研究。2018年晏文涛加入乐团后,就承担了复原、吹奏贾湖骨笛的任务。他通过研究博物院编辑的贾湖骨笛的专著,加上专家指导,终于复制出了自己的第一支骨笛。

他用自己做出的骨笛,努力磨炼吹奏技艺,摸索古曲古调,逐步驾驭骨笛悠远、苍茫的声音,他还曾登上央视向观众演示骨笛吹奏技巧。

如今的华夏古乐团还尝试网络直播,创新演绎流行音乐、经典名曲等,让“古乐”奏响“新声”。

数字化让文物鲜活, 让历史说话

其实,在漫长的过去,文创曾是不被重视的“旅游纪念品”。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让文创产业发展逐步进入了“快车道”。

2.jpeg

围绕经典IP,通过互联网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等多元化的方式,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文创领域快速发展。

2019年2月,河南博物院专门成立了文创产业领导小组,提出全员共同打造大文创。第二年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就火爆“出圈”,卖到脱销,随后几年河南博物院的爆款就没有停下来。

2021年9月29日,河南博物院在支付宝“地下室”推出互动产品“一起考古吧”,将此前“出圈”的考古盲盒,通过数字化搬到了线上。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线考古”,让原本专业性极强的考古工作,向普通大众打开了一扇几乎没有门槛的大门,仅当年国庆假期,“一起考古吧”就吸引3000万人到支付宝地下室线上“云考古”。

2021年数字藏品这一新兴概念的兴起,河南博物院也迅速加入了对数字藏品的开发队伍。2021年12月16日,河南博物院上新3D版数字文创“妇好鸮尊”藏品。

日渐兴起的“云旅游”,成为一些景区和文旅从业者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实践,依托“云赏”“云游”为文旅产业带来新赛道,河南博物院也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旅产业。目前,河南博物院通过举办数字文物展,让人们徜徉在时光隧道中,体味历史文化底蕴。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数字文创不仅可以产生艺术价值,当它一旦上线,就具备了社交的属性,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度的同时,让年轻人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邀请“粉丝”共同调试文创产品

河南博物院“爆款”不断,是因为这背后有一个专业而年轻的团队,他们在文创的开发过程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市场洞察、时尚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

“我们是‘动态文创’开发理念,始终保持Beta的状态,不断调试,新产品得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宋华说,而调试灵感不仅来源于文创团队的人员,也包括外部的专家、观众。

3.jpeg

河南博物院微博、微信以及社交账号的直播间,都成为与河南博物院“粉丝”碰撞灵感火花的试炼场。

河南博物院在文创领域的“头羊效应”,也吸引河南省多家博物馆推进数字化文创探索。

今年春节前夕,洛阳博物馆携馆藏的“虎文物”,与深度开放的支付宝集五福活动“玩起来”。

1月26日,洛阳博物馆“北魏石虎”数字藏品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福卡在支付宝五福“福气店”中进行藏品兑换,永久珍藏留念。

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基于馆藏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性国宝文物“宋公栾簠”,设计发行数字藏品。

为增加游客与藏品的互动,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今年先后在支付宝小程序上线“国宝AR发弹幕”,游客可以通过发弹幕的方式,满足在虚拟世界中“到此一游”的心愿,也让原先被动接受讲解,转变为主动分享,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5月18日晚上,洛阳博物馆上线“夜游记”直播,直播间网友意外发现唐代黑釉马马鞍是绿色,一句“鞍是绿码”帮洛阳博物馆拿下“热搜”。

“和粉丝的交流越多,大家的喜好我们也就越容易‘把脉’。”宋华说,她也会鼓励团队多走出去,尝试在不同的业态去玩,不断地了解当下市场的动向。

在她看来,博物馆想在文创领域发力,应当要求自己的文创团队保持专业度,同时也不能把自己困在文博领域。

数字化文创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AR、5G通信、3D建模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给博物馆升级带来无限可能,成为彰显博物馆力量的一种重要途径。

4.jpeg

“但我们要看到,博物馆上百年积淀的文化,才是博物馆力量的根基,数字化是博物馆发挥力量的新方式。”郑州大学考古系教授徐玲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博物馆应当在做好自身藏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展示以及数字技术结合,给公众提供更为深入的历史文化、行业前沿的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博物馆的力量。

以数字藏品为例,其未来发展绝不是单单将文物现状通过数字化呈现,这与文物在博物馆现场展示相比,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增量。数字藏品可以尝试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现文物生产、设计流程,并还原其使用场景,这将弥补一部分大众从实物展示中无法了解的信息,同时也是对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更为全方位的阐述。

在徐玲看来,未来文创产品也不只是为游客做一些纪念品那么狭隘,数字化等技术的加持,让文创很有希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点。

“我们的传统企业其实都有产品转型升级的需求,博物馆中的经典的文化沉淀,其实完全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工艺流程等元素灵感。”徐玲说,文创元素将赋予中国制造商品更多特殊性、稀缺性,从而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责编:杨志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来源:大河财立方】